乍一看,他是个相貌滑稽的胖子,很难与神父联系到一起。
这却是北欧某些地区神父们的常态。外表看不出是神父,反而像是猎人、渔夫、铁匠、木匠等等。
因为当地政策规定,教区的税收只有四分之一能为教会所用。神父们的工资微薄,生活清贫而不得不身兼数职。
乌多夫神父最终选择离开家乡,游历欧洲兼职做一些驱魔工作,那样还能多赚些钱。此次的目标地点是意大利,因为在陈年老报上读到一则旧闻《罗马鬼宅惊魂》。
标题通俗易懂,而旧闻也非标题党。
以较为干巴巴的语言讲述了1836年万圣节,即两年前有一队年轻人闲来无事,勇闯罗马城内的一栋无人老宅的遇鬼事件。
珀尔在七月返回欧洲之后,先去了雅典城。
三叉戟岛上的剩余宝藏仍旧是老样子,木箱夹缝内的头发丝位置没被移动过。
再次见到宝藏,她的心境却与初见截然不同。
当时报着开巨额盲盒的心态来,虽然做好一场空的准备,但无法不渴望一夜暴富。
如今,这些剩余宝藏的价值再高也只是锦上添花,是能多开几个研究所的经费罢了。
心态改变,运送宝藏时也就打心底从容不迫,哪怕它们都沉海了无妨。越是在意,越怕出事。越是无所谓,运送宝藏还越是无事发生。
借着神父搜集各种书籍名义,将金块珠宝压箱底,在地中海上一圈圈来回转悠。不紧不慢地把宝藏分散藏在西西里岛、西班牙、法国、瑞士等地。
初夏到冬来,宝藏被处置妥当。存银行的存银行,藏在新房子里藏房内。
宝藏全部有了着落,但是藏宝地中挖出的那块格格不入银板,其来历依旧不可查。
走访了很多人,没有谁听说三叉戟岛有特殊过往。
它很平凡,正是这种平凡让宝藏得以安安静静被埋葬了一百多年。
那马古怪银板又从何而来?它的其余部分要去哪里找呢?「七芒星」组织又在哪里活动?
珀尔无从回答。
选择饰演“乌多夫神父”前往罗马鬼宅,就是想着不如从古怪事件入手。夜路走多了,总能撞到线索。
倒也不是随意挑选。
鬼宅主人伍恩,曾经给巴黎新势力出版社寄去读者来信,希望兰茨先生能给出一些指导建议。
1837年的来信,伍恩简单诉述了近些年发生的事。
他的母亲在1832年去世了,自此后世上只剩父亲黑泽一个亲人。
父亲黑泽年过四十,曾经是一位出色的医生,却在妻子去世后不久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。其实,也不能肯定精神病,也可能是魂魄丢失了。
父子两人分别住在罗马的两套房子里。
1833年的夏夜,黑泽在罗马老宅里待了一段时间。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