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暄眼疾手快,也看到了那只小青龙:“咦,有只小青龙。”
他将其单独拎了出来,放到了板车上的空筐子里。
这种好东西,可不能压坏了。
“可惜就这一只,要是多来几只就好了。”
“一个地笼一只,4个地笼,不就有4只了吗?”
冯晔抬头看了看天:“这天也没黑啊,你咋就做起梦来了?”
冯暄翻了个白眼:“去你的,我就不能想想啊?”
“也不是你这么个想法啊,你要说后面那么多地笼或许还会有一些,那还差不多。”
“暄哥,收完了就赶快拿筐子过来。”
这时,另一头的阿灿也把一张地笼网收上来了,正呼唤着冯暄过去装货。
“不跟你瞎扯了,我这就过去。”
冯暄说完,推着板车就过去了阿灿那边。
“阿灿,有多少货啊?”
冯晔问了一句,手上也没停,将手上来的这张地笼网随意整理了一下,扔在一边。
现在没有必要整理的那么好,等全部收完了,还需要清洗一下。
阿灿欣喜地道:“大爆网,两头集鱼袋里的货加起来有个3多斤。”
冯晔也挺高兴的。
虽然没他收的那一张地笼货多,要少上1斤的样子,但也非常不错了。
也就台风刚过,海浪卷了太多货上来,才有这么好的收获。
平时放地笼,收一个地笼上来能有个两三斤货就很不错了。
他拿起之前解下来,正踩在脚下的地笼绳子,继续收下一个地笼。
很快,这一个地笼也给收上来了。
虽然也是收获满满,但相比起前面收的那个地笼来说,却是要少上很多。
就连阿灿收的那一个地笼都比不了,只有不到2斤的货。
而且,没有什么惊喜。
这也在预料之中,冯晔并没有感到失望。
这是正常情况,不可能每一个地笼都有那么多货,好货更是可遇而不可求。
一连收了几个地笼,收获都还不错,最差的一张地笼都有十几斤货。
正在码头上排队卖货的人们,看到他们在收地笼,对于他们的收获都好奇得很。
有些比较好事,又有家人在的,就交代家人看着,自己跑去海滩那边凑热闹了。